經濟觀察報 記者胡中彬國內首個民營醫藥產業基金即將設立,首期已募資約6億元。該基金由昆吾九鼎投資管理有限公司(下稱九鼎投資)發起設立,基金負責人表示,經過前期調研發現,醫藥行業中符合上市標準的公司超過500家,短期內將從中挑選出30-40家集中投資。
首個民營醫藥基金 記者獲悉,九鼎投資最近在北京成立了昆吾九鼎(北京)醫藥投資管理有限公司(下稱九鼎醫藥)。三位新近加盟的醫藥圈人物成為該平臺運作的主要力量。據悉,現任九鼎醫藥總裁的禹勃已經到九鼎任職近一個月。禹勃畢業于沈陽藥科大學,曾在國家醫藥局、國家藥監局工作,隨后擔任海虹醫藥電子交易服務有限公司總經理、海虹集團助理總裁、全國醫藥精英俱樂部秘書長等職務。
“招標是醫藥銷售環節的必備程序,而海虹醫藥電子交易服務公司就負責全國藥品的招標組織工作,是中國藥品信息的集散機構,掌握著中國藥品市場最前沿的動向。”九鼎投資總裁趙忠義稱,禹勃團隊的產業經驗是九鼎最為看重的。全國醫藥精英俱樂部由禹勃一手創立,總共約700名會員。“我們經常組織活動交流,對行業的情況非常了解。”禹勃在接受采訪時稱,從事藥品集中采購超十年的經驗和俱樂部豐富的資源是其從事投資的最主要原因。
趙忠義表示,禹勃與九鼎很早就結識,他還協助過九鼎投資看過一些項目,現在禹勃也有興趣來從事PE投資,所以雙方是一拍即合,成立了這個新的平臺。
除了禹勃外,加盟九鼎的還另有兩位醫藥圈的人士。其中吳建濤,曾任職南方醫藥經濟研究所,而陳小松專于連鎖藥店,加上九鼎投資原先的醫藥行業團隊,搭建成了九鼎醫藥核心的投資人員。“我們計劃首期基金規模為5億元,但認購額已經超過10億元了。”禹勃稱。由于醫改的持續推動,醫藥行業爆發出了前所未有的成長力,這也吸引了眾多股權投資資本的進入,尤其是金融危機后,醫藥行業眾多資本的避風港。在創業板首批上市的28家企業中,醫藥企業達到6家,背面均有投資機構的身影,諸如
樂普醫療等公司亦受到了二級市場的瘋狂追捧,這讓醫藥行業顯得更加炙手可熱。
專門投資醫藥產業的基金也紛紛出爐,張江生物醫藥產業化促進基金在今年上半年時成立,建銀國際醫藥產業基金也宣告成立,這兩只基金背后都有國有資本背景。九鼎醫藥則為純民營背景。據悉,清科旗下的創投也有意加大醫藥產業方面的投資,日前也在積極網羅醫藥行業的人才。
機會與風險并存 醫藥行業一系列政策都在今年出臺了,這對行業產生很大影響。“五到七年后,中國有望成為全球最大的醫藥市場。”禹勃稱,屆時產值能夠達到2萬億元,是目前市場規模的三四倍。當然,醫藥行業投資風險也不容小覷。禹勃認為,醫藥行業是典型的國家資本戰略,盡管市場擴容了,但民營企業能否在其中分得一杯羹還有疑問。
同時,隨著醫改政策的縱深化,行業將出現集中的趨勢,其間行業整合在所難免,很多企業在發展過程中可能被淘汰,對投資者來說能否選中合理的投資對象將成為一個考驗。“我們判斷能夠生存下來的省級公司不會超過五家,全國性物流公司可能也不會超過五六家。”禹勃稱。
禹勃已經對行業進行過摸底,最近拜訪了上百家企業,這些企業均是銷售上億元,利潤超過數千萬元。他發現,具備上市條件的企業超過了500家,這些醫藥企業上市的意愿非常強烈,這成為資本進入的最好時機。
“現在我們認為行業內具有投資價值的公司太多了,很多企業這幾年都以50%以上的速度在增長。”禹勃稱,短期內可能從500家里面選出三四十家作為投資對象。
此外,還有一些尚待培育的企業,目前規模還不是足夠大,但很有發展潛力,禹勃表示,過一兩年規模再大點后將考慮投資。實際上,與國外醫藥行業的狀況截然相反,目前國內許多成功的醫藥企業研發能力并不突出,其取得成功的關鍵往往是其強大的營銷能力。風險資本進入投資研發領域勢必承擔著較大的風險,因此醫藥企業的商業模式成為了眾多股權投資資本尤為看重的因素。
“很多企業不是產品不好,而是銷售不暢,這時我們在行業內的資源可以幫它,我們正好是個橋梁,把他們連接起來。”禹勃稱。目前,九鼎醫藥對首選投資目標劃分成了三類,一是具有很強研發能力的制藥工業,二是在區域內處于前幾位的大的醫藥物流配送公司,三為大型的醫藥連鎖機構,如連鎖藥店和品牌醫院等。